by 带路财税
Share
by 带路财税
Share

增值税法正式通过之后,带来了一系列显著变化,其中有几点尤其值得重点关注。
首当其冲的是概念层面,以往的 “劳务” 概念退出历史舞台,像加工修理修配此后也被纳入 “服务” 范畴。往后在增值税体系里,就只有 “服务” 这一说法了,销售货物、服务(含加工修理修配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统统归为应税交易。值得留意的是,加工修理修配服务增值税率依旧维持在13%,毕竟它并非纯粹靠人工,还涉及配件与材料,货物的税率同样是13% 。
再看境内服务判定规则的更新。依据之前三十六号文,只要购买方处于境内,就算是境内销售服务,完全发生在境外的服务除外,可实际操作时,“完全在境外发生” 很难精准界定。就拿跨境业务来说,境外律所远程提供咨询服务,算不算完全境外发生常引发疑问。如今,增值税法把购买方判定标准去除,改成若服务在境内消费,或者销售方是境外单位、个人,满足任一条件,便属于境内销售服务。这么一来,境外律所的咨询服务要是在境内消费,接受服务方支付费用时,就得代扣代缴增值税。而且,境内销售加工修理消费劳务,以往按旧规看应税劳务发生地,现在劳务并入服务,统一按是否在境内消费、销售方是否为境内单位或个人来判定 。
视同销售条款大幅精简,无偿提供服务不再被视作销售,这对企业影响巨大,像企业内部资金无偿拆借、经营用房产无偿租赁这些实务场景,以后都不用额外缴纳增值税了,过去不少上市公司因视同销售多缴了税,这下能松口气。代销、移送、投资分配、用于非应税项目等相关视同销售规定也都删去,只剩三种情形,二审稿里的兜底授权条款在最终版也没了,如今是精准列举式。
增值税法第七条要求增值税税额得在交易凭证上单独列出。别小看这条,虽说增值税法主要关联企业与财税从业者,但这一点对普通人也有影响。为凸显增值税价外税特性,草案二审稿添了这规定,后续细则还得明确交易凭证范围,要是购物小票也算,以后日常消费时,大家就能清楚知晓消费额里的增值税占比。
简易计税方法有调整,只保留百分之三的征收率,不再有百分之五这一档,不动产转让、出租,劳务派遣等业务,后续简易计税大概率都按百分之三执行,当然,还得看后续实施细则。
混合销售规则也出现两大关键变动。以往按三十六号文,同一项应税交易里,仅“货物+服务” 算混合销售,其他组合不算;新的增值税法规定,只要应税交易涉及两个及以上税率、征收率,就属于混合销售,范围扩大了。另外,过去判断混合销售税率看企业主业,争议颇多,常按年度销售不同业务占比来定;现在改为依据单笔应税交易的主要业务确定适用税率、征收率。
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情况大幅削减,特别是贷款服务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这条被拿掉,2026年1月1日后,接受贷款服务拿到专票有望抵扣进项税。虽说有兜底条款,但贷款服务单独删去,后续再补充限制的可能性不大。餐饮、居民日常、娱乐服务不得抵扣的规定也变了,从原来的一律不得抵扣,改成购进且直接用于消费,意味着若企业购进这类服务融入自身产品或服务对外输出,或许能抵扣,比如旅游、酒店行业相关场景,增值税链条愈发畅通。
最后,涉税信息共享正式入法,增值税法第三十五条明确税务机关和多部门建立涉税信息共享与配合机制,预示着增值税征管只会更严,别的细微变化暂不赘述,毕竟增值税法仅三十八条,具体落地还得等细则出台。
带路财税
带路出海
带路集团
财税咨询
带路税务师事务所
《增值税法》